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81章 离间(1 / 2)

这个人选就是李迎,目前的身份是镇永军的参谋长,位高但不权重,在镇永军内的存在感不强,已有一段时间没有进入到陆少峰的视线中。

李迎其实还是很称职的,至少对个人的定位相当地准确。在军中,他就是点头签字的角色,除了每天不多的工作外,还担任了军事学院的副院长,组织一帮旧军人搞历史战役的研究。

随着镇永军的军威日盛,李迎利用自己的关系,拉拢了一群朝廷的中高级军官,专业从事边境贸易,如此看来,他对商贸也并非外行。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李迎将利益分配得较为公平,也没有太大的野心,稳住自己的地位后就一心求财,表现出一副无害的嘴脸。

“嘿嘿,老大你这个奸商,不知道李迎被你这样算计,是该感到高兴呢还是冷汗直流。就这么定了,老二那边你打个招呼,但这个参谋长的职位,暂时也先让李迎兼着,等走上正轨后,再让他退出来,我想李迎也不会反对。”

“他能有什么意见,这不是明摆着让他发财嘛。再说,他手中还能掌握部分的准军事力量,在外可不要太威风,远比一个有名无实的参谋长强多了。”

对一些投诚过来的旧军人,如何很好的安置是一个头痛的问题,有了李迎这样的榜样在那儿立着,也是对统战工作的一大助力。

火器的全面普及,势必会淘汰许多上了年纪的中、高级旧式军官,但这些人其实是很宝贵的资源,不好好利用会是极大的浪费。

“这样吧,我们干脆做彻底一些,我再找李冒谈谈,看看有没有条件再成立一个江宁商贸公司,这个公司除了由我们控股外,股东主要面向朝廷的各方大员,老大你觉得如何?”

做了初一,陆少峰不介意再做一次十五,让李冒出面组建江宁公司,相信用不了多久,大唐朝廷的墙角基本上会被挖空。

“唉,如果再有人说老三你这个人厚道,我第一个不答应。”

赵志伟先是揶揄一句陆少峰,接着说道。

“江宁公司我可没精力去管,可以让李冒担董事长,但总经理得选一个可靠的人,这事我琢磨一下吧。两家公司还得划出各自的势力范围,不能搞内讧。”

两人又就这两个公司的成立商讨一番后,赵志伟也拿出一封电报,说道。

“差点忘了正事,小浩昨天给我发了一份电报,我觉得这事还得听听你的意见才行。这小子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在前线居然给我拉起了生意,还是同周军做的。”

陆少峰好奇地接过电文,没看几眼就将电报纸还给赵志伟。

“这事你不要来烦我,你跟老二点了头就行。不过,我对你们老赵家的这位太祖爷,兴趣倒是越来越大了,怪不得几年后就要黄袍加身,绝不可能是被一帮下属硬给披上的。”

陆少峰的话里,有几分讥讽的意思,搞得赵志伟一脸的黑线。

“老三你这话说的,我们老赵家这位,至少没搞走狗烹那一套吧,对柴家的孤儿寡母也没赶尽杀绝,这一点可比老朱家强太多了吧。”

赵志伟为自家的先祖分辩几句后,才谈起事情的首尾。

原来,李进喜从苏浩那儿领了任务后,通过渠道向大周的军队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周军与朝廷的交战,必须得在镇永军划定的区域内进行,否则镇永军会全力攻击出圈的一方。

李进喜给出的理由也很奇葩,就是你们打你们的,但不能妨碍楚南的商贸往来,不能引起社会的动荡,影响各个大城的消费水平。

这个无厘头式的理由,初看起来很不严肃,实则传递出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楚南重利,一切以利益为先。

至于双方的争夺,楚南才不关心。

周军的前锋将领潘美接到李进喜递过来的话,细细琢磨之下心下大喜,急忙将这事禀报给赵匡胤,他认为这是楚南方面表示不跟大周军死磕到底的信号。

赵匡胤也不想直面镇永军,便安排潘美全权负责跟楚南接触的事情,还投楚南所好,提出向楚南购买军火,价格方面可以高出大唐两成也不是问题。

李进喜从周军反馈的速度上推断,这件事很有可能是赵匡胤私下做主,大周的朝廷并不知情。所以苏浩才以私下请教的方式向赵志伟问计,并没有将事情直接汇报给陆少峰。

“潘美和曹彬这两个人,在历史上都留下过名声,想来也不是无能之辈,这点敏感性还是有的,从目前的情况看,他们应该是你们老赵家最早的班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