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他还和父亲、乾坤子都讨论,两人的观点各有不同。
父亲的分析,这有可能与高家的祖坟有关。
乾坤子的看法,则是高佑明已远离故土,别建明堂,受祖坟的影响应该不大;于是,他又提出了“煞脉”之说。
堪舆界认为,地下有煞气运行,随机流转,人畜触之,不死既伤。
也有一些凶险之地,煞气喜欢在那里聚集,便是煞穴。煞穴之地,往往在石山、幽潭、古墓;附近或者草木不生,或者人畜罕至,缺少生机。
而煞气进出煞穴,本是随机而行,但若是附近流转的煞气多了,久而久之还是会形成相对固定的道路,便称之为煞脉。
因为煞气运行的不确定性,堪舆界也没有几个风水大师懂得寻踪辩脉;又因为煞穴之地太过凶险,更没有几个风水大师愿意去点穴、解穴。慢慢的,这门学问就成了“偏科”,真正懂的人不多了。便是乾坤子,也只是道听途说而已。
叶天心偏向于乾坤子的观点,所以每一次到里,都会好奇地看看。这附近除了那座石山外,地坪中的大树苍翠遒劲,绕行的溪水清彻甘甜,里面的鱼虾游动欢快,并不像有煞气运行的样子。
高佑明并不知道他看什么,只道他喜欢这里的环境,让高兴进屋搬了两条椅子放到大树下,与叶天心一起坐在自己身边,道:“孩子,今天找你来,是趁着我现在身体还不错,有件事情要请你帮忙。”
“有事你说话。”叶天心笑了起来。
“你知道师伯这伤是怎么来的吗?知道高兴的父亲到底怎么死的吗?”高佑明没有说要让叶天心做什么,而是连问了两个问题,将他的好奇心调了起来。
高兴的神色认真起来。十岁的孩子本来就已经懂事了;他从小没了父母,心智更是早熟。因此,虽然爷爷的故事还没开始,但他已经觉察出了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