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海问楼是阳城最大的酒楼。青州偏远,这里的偏远主要是说青州在云沧大陆边缘,远离各种政治中心,对于这个时代的城市发展,政治影响显然大体上比经济影响更为重要。不过这青州渔盐业实在兴盛,尤其盐是国税命脉之一,因而平时也是繁华富饶之地。
既为阳城最大的酒楼,酒菜俱美是不必多提的,但是这酒菜跟景色一比就逊色不已。
此楼正在阳城这三面临海之处的三面临海之处,拔地而起的五层楼皆是雕梁画栋。一楼设明窗,不临海那一面设正门,旌旗招展,广迎四方宾客。临海三面严整地摆了酒桌以供观景。
二楼以四根两人合抱粗的红木柱子支撑,四面通透,不设窗楹,潮汛时节只看惊涛拍岸,海浪滔天,蔚为壮观,是以此时多文人墨客来此把酒言欢,在那四根红木柱子上留下了不少诗词歌赋。早年间来的还能在柱子上挥毫泼墨,后来的就只能见缝插针。再以后饶是蝇头小楷也插不下了,便是写在栏杆上的也有、,若是喝的兴起,桌子上板凳上也是肆意挥洒。因此越是出名的酒楼,更换桌椅板凳也比别处勤些。
只是这景色与海问楼的声色一比,就还要逊色。海问楼当然不是烟花场所,只是也自己蓄养许多色艺双绝的歌伎,这些歌伎日日只在那二楼中央专设的舞台上表演。尤其这近月余新来的一歌
伎,名唤芷约的,唱得一水吴越之地的缠绵软语,更添眉目如画,腰肢袅娜,一双含情目堪称勾魂摄魄,叫人闻之欲醉。又有传言说这歌伎是颍都而来,颇有些气性;加之酒楼有意提拔身价,待价而沽,因此平素只在帷幔后歌一曲,歌毕即去,叫人看着那影影憧憧下的曼妙身影遐想而不得。这海问楼幕后似有背景,因此寻常人倒也不敢唐突孟浪。
单这二楼高就丈许,中部以上及至五楼穹顶俱不设遮拦,显得格外高阔雄伟。而三楼以上虽是包间,其客人只在本楼也能遥遥俯瞰楼下,饱览丝竹之音。包间越往上价位越高,装饰摆件也越是精美华贵。虽说如此,第五层楼没有足够尊贵的客人却是常年少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