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2章 一枝一叶总关情(2 / 2)

銮驾于今年三月中旬抵达杭州,杭州乃是江南数一数二的富贵乡,杭州的三月正是轻寒宜人的时候,群山环绕,烟雨朦胧,西湖上泛着寒波,入眼皆是一片澄碧,两岸繁花临水绽放,含着清晨的雨露,和青翠的细柳在风中摇曳生姿,俨然一副浑然天成的水墨丹青。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乾隆默念着欧阳修的采桑子,徜徉在西湖的湖光山色中,难以自拔。杭州的官员个个都是人精,讨好乾隆成了他们的头号工作,当夜,孤山行宫里排起了歌舞表演,丝竹声不绝于耳。

静夜微凉,孤悬夜空的一轮明月流淌出一片清辉,在湖面上勾勒出圆润的月影,仿佛沉入水中的玉璧,岸边的桃花绽放在溶溶的月色中,天上人间都沉浸在皓月与花色交织而成的美景中。

紫薇趴在画舫里,静静回想着前世的种种过往,重游故地,满腹心事无人诉,眉眼上便染上了几分哀愁之色。含珠给紫薇奉上了点心,见紫薇郁郁不乐,便道:“公主这是怎么了?难得出来一次,应该高兴才对啊。”

“没什么,只是白天里跟着皇阿玛四处游玩有些累了。”紫薇悄悄敛去眉眼里蕴含的哀愁,轻笑道,“对了,这是什么糕点?闻着还挺香的。”

“回公主的话,这是杭州这边的小吃,叫小鸡酥,据说是用水油皮、小包酥擀成皮,包入豆沙,捏成小鸡仔的模样,再上炉烤制而成。公主尝尝看,到底合不合意?”含珠笑道。

紫薇拿起一个,咬了一口,只觉得外酥里嫩,甜而不腻,赞叹道:“确实不错。”

“可惜咱们来的不是时候,若是等到了八月,杭州桂花飘香,就有口福能尝到糖桂花和桂花栗子羹了,那清甜的滋味真是叫人难以忘怀啊。”含珠如痴如醉,好像她真得吃到了一般。

“含珠,我要罚你!”紫薇掩唇一笑,娇嗔道,“你把我肚子里的馋虫都勾起来了。”

见玉雪可爱的小公主佯装发怒,含珠连声告饶:“公主恕罪,是含珠的不是。”说着还假装打自己巴掌,这一副卖乖的模样,倒让紫薇

哭笑不得。

“话说你怎的知道这么多?”紫薇好奇的问道。

“奴才幼时曾跟着阿玛在杭州呆过四年,杭州水秀山奇,奴才特别喜欢这儿。”含珠抿嘴笑道,“公主若是想知道,奴才必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那我倒是要洗耳恭听了,你随便挑几样有趣的说便是。”紫薇来了兴趣。

含珠沉思一会,便道:“西湖有三奇,分别是断桥不断,长桥不长,孤山不孤。这断桥公主已经去过了,奴才就不多说了。要说这长桥不长,那自然没错的,那桥不过数尺长,焉能呼之为长桥,可有句话说的好,送君送了十八里,长桥不长情意长,据说当年梁山伯和祝英台便在这长桥之上依依惜别,这桥自然就长了。这孤山嘛?奴才也不说了,公主现在都能直接看的到。”

“你啊,让你说点趣话还偷懒,”紫薇抚掌而笑,心驰神往:“据说在这孤山梅花开的是最好的,只可惜我们来的晚了,错过了梅花的花期。无福得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样的美景了,当真是一大憾事。”

主仆二人正说着话儿,乾隆身边的小太监小路子就传来了乾隆的口谕,明天带紫薇去杭州城里走走。

作者有话要说:乾隆是个很自以为是的皇帝,爱吹牛,他下江南真得挺劳民伤财的,但他重视水利也是真的。

自诩为十全老人的他实际上只有灭准噶尔这个功绩不水了。

中间那个笑话不是原创的,出自红楼梦甲戌本脂砚斋批语,觉得可以引用过来,就翻译了一下,做了细节上的改动,第一次看的时候我都笑岔气了,如果这个不是虚构的,那我真的佩服说这玩笑话的人,乾隆这脾气怕是真得要炸,还是让荷花娘来驯一下龙好了。

原文如下:近闻一俗笑语云:一庄农人进京回家,众人问曰:你进京去可见些个世面否?庄人曰:这皇帝老爷都见了。众罕然问曰:皇帝如何景况?庄人曰:皇帝左手拿一金元宝,右手拿一银元宝,马上稍着一口袋人参,行动人参不离口。一时要屙屎了,连擦屁股都用的是鹅黄缎子,所以京中掏茅厮的人都富贵无比。试思凡稗官写富贵字眼者,悉皆庄农进京之一流也。盖此时彼实未经目睹,所言在情理之外焉。

身为吃货的我自然也不会放过吃的了,写过好几次西湖了,想写出不一样的美景来真的有点难度,总不能复制自己从前的文字吧,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