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宜昌宗教面面观(27)(2 / 2)

1932年,瑞典差会又购得北门外正街46号崔姓大榨坊一栋,经改建后,前部为福音讲堂,中间为客房,后部新建西式平房一栋,为宜昌堂会中国牧师的住宅。于金汉回忆道:“教会工作,每周定期对外有布道会、男女学道班、查经班、祷告班、儿童主日学和妇女针线会。”看来,因为经济来源不济,所以还是很艰苦的。

福音道路德会,又称美国差会。是1926年由美国女传教士西门英才创办,她在桃花岭有一座住宅,福音堂建在中山路,办过路德小学,并开有福音书店,出售圣经和单张图画。于金汉写的那篇《宜昌市基督教的梗概》回忆说:“西门英才人皆呼之为西小姐,与国民党驻宜的军政要员来往密切,交情较深,影响颇多,也是行踪诡秘的人物之一,1951年离宜。”

内地会,又称英国差会。原由英籍传教士戴德生所发起,宗旨是“要将福音传入中国内地。”到宜昌的时间很早,他在大公桥码头购地建起楼房一栋,主要是为外国人提供食宿来募集传道的资金。负责的有一个英国人、一个澳大利亚人,一个中国人。抗日战争爆发后,由贺治安看管房产。内地会在江岸建一木棚卖茶水,趁码头搬运工人休息时进行布道。这似乎是一个很深入群众、很能春风化雨的策略和方式,我党就是用这种方式发动群众的,尤其是发动工人阶级的,所以内地会在宜昌历史上很有名,甚至成了大公桥一带的代名词。

还有一个教会叫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于抗日战争初期,从长江下游来宜,在环城北路租借房屋,每天晚上进行布道宣讲,以“世界末日”为警告招徕信徒,“听者颇多。”后因抗战局势日渐紧张,日机连续轰炸,该会离宜而去。那些观点听起来有些耳熟,2012年的时候也曾经甚嚣尘上,就是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一伙的。

作者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