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老话中,“下河”就是到江边去;“过河”就是摆渡到长江对岸去;给坟堆“添添财”、“涨涨坟”就是培培土、修缮一下的意思。
宜昌的风俗习惯源于中原,却又加入了不少来自巴楚、乃至土家人的规矩,看过我的那篇《红与白》的观众对宜昌丧事(白事)的繁琐规矩一定会有所了解,王天官所说的将祖坟修缮一下的原因无非两点,要么是坟上不长草、或者长杂草,因为坟上长草才算正常,长杂草就不太好;要么就是坟上长树,本身就要更谨慎处理,如果发现有老鼠洞则是最坏的情况,必须尽快解决。所以王篆这一次才会行程匆匆。
有人讨好的说了一句:“现在经过西坝庙嘴的至喜长江大桥通车了,坐车去岂不是舒服得多、方便得多?”
王篆有了些怀疑:“是吗?”
我赶紧对他进一步解释:“很简单的,滴滴打车,立等车就会来的!”
那位被宜昌人称作铁御史的王篆多少犹豫了一下,就在中书街上站住了脚,淡淡一笑:“也罢,恭敬不如从命,你们叫车,我来付钱!”
我们这一行人都有些无语了:并不是不知道即便是经过了京城和宜昌的两处抄家,好在提前从好友处获知消息,大部家产都及时转移,所以王天官依然还是一个富翁。无语的就是,如果他拿出一些零碎银子或者洪武通宝、再或者甩出一叠大明宝钞给司机,会不会被的哥一顿狂扁,说他是粪坑里划龙船——翘屎(死)?
作者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