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轲依稀记得幼年时期,住在临近墓地的地方,他便整日学着那些人哭丧,后来搬家到市集,他又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鞠躬卑谦,做事也喜欢讨价还价,斤斤计较……直到最后,搬到了学宫旁边,母亲才放下了心,安顿了下来。
孟子脸上露出怀念神色,感慨万千,回过神后双目如炬地看着白舜,再次行了一礼:“先生大才,请受孟轲一拜!”
之前拜会白舜是因为白舜身上圣人之师的气势,现在拜谢却是孟轲心悦诚服。
“原来人性善恶早有答案,只可惜学的越多,越忘却了先母的教诲,多谢先生今日点醒孟轲,孟轲心悦诚服。”
“鞅也服了。”一旁刚才争论“人性本恶”的卫鞅也起身拱手道。
“彩!!!”
众多学子喝彩连连,少年荀况站在楼上看着下面台上风发意气的白舜,露出崇拜的神色,也跟随其他学子一同大声喝彩。
“真乃大才!竟然说的孟夫子都哑口无言!”齐王心中暗惊,原本就感觉白舜不凡,没想到连他花费大力请来的孟子都被压了下去。
在众人喝彩结束之后,白舜谢过后继续开讲:
“其实,孟夫子和卫鞅先生所说的治国之法皆有道理,但是……只知施仁政无为,只能约束善人,放纵恶人;只知行冰冷法条,能制约恶人,却又难免波及到善人,世间人情渐冷,世人只遵守律法,律法之外,放纵恣意。”
来自后世的他完全有资格总结出这些道理,法之外无罪,无罪便可为,笑贫不笑娼。
白舜这一番言论泼出,顿时被惊为天人,百年之前白舜的治国三道,帝道、王道、霸道,玄妙难以领会,而现在白舜的话却如同拨开云雾,让众人觉得豁然开朗。
此刻准备前往秦国推行法治的卫鞅也陷入了沉思,开始反查他苦思冥想出来的强秦之法还有什么漏洞。
白舜的言论一出,众人皆在思索,甚至连喝彩都忘记了,白舜自觉无趣,无声无息地离开了稷下学宫,找了一家酒肆,走了进去。
&bp;&bp;&bp;&bp;
<b>
</b>(活动时间:年月日到年月日)
&bp;
&bp;
&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