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徐灏去了女人堆里,徐翠桃招手让他坐在身边,丫鬟们换上新的碗筷,徐淞坐在了妻子身侧,因沐凝雪怀孕没有来,所以萧雨诗晴雯她们也不便出门了。
徐翠桃说道“我们在说最怕闻的,最怕见的,最爱闻的。最爱见的,押个韵脚即可。”
这就和石头记里的酒令一样,什么女儿悲女儿苦的,在明清两代属于很流行的一种酒令,每每可以发人深省。道尽世间悲欢离合和世态炎凉。
徐灏笑着点头,这时徐翠云说道“最怕闻邻居夜哭少年人;最怕见佳人娇小受官刑;最爱闻三春燕语三更笛;最爱见传胪高唱黄金殿。”
徐灏听着若有所思,为了让丈夫当官,翠云这几年也算是挖空心思了。对此徐灏十分厌恶,以徐家的势力做官很难吗?其实一点都不难,先从文吏做起,一步步踏踏实实的认真做事。不出十年就能从不入流转为入流。
问题是大多数亲戚都好高骛远,起步就得是九品以上,如果有真才实学也就罢了,偏偏什么本事都没有,就妄想凭借亲族的势力青云直上。
徐灏也想多些得力的帮手,可惜提携不成器的亲族非但不是助益。很可能是无穷无尽的烦恼。
徐绿哥接着说道“最怕闻市井吟诗谈道学;最怕见推托相知扮花面;最爱闻丈夫出仕显门楣;最爱见秋千飞上九霄云。”
隔壁主桌上的老太君闻言笑道“说得好,现今只有两个孙女婿没做官吧?灏儿作为兄长应该帮帮。”
大太太王氏淡淡的道“徐海也没做官呢,也没见他三哥放在心上过。”
萧氏不乐意的道“谁阻止做官了?有本事自己找门路去,再说举荐贤才是好事,可那也得担着干系。莫非都想看到灏儿受到牵连?昔日大嫂娘家可是前车之鉴。”
王氏脸上微微变色,却没说什么,老太君一想也对,假如徐灏一旦失势了,那全家立刻陷于灭顶之灾,不由得暗暗后悔先前的话语。
徐青莲留意到弟弟的神色开始变得冷淡,忙说道“我也来说一个,最怕闻春日檐前积雨声;最怕见凶狠官员恶书办;最爱闻聪明子弟读书声;最爱见绿野春深官劝农。”
老太君笑着道“说得好,不要只想着靠谁人走捷径去做官,像咱这样的人家要时刻记着树大招风,好好读书参加科举才是正途,不然做了官同僚也会瞧不起。”
三太太刘氏笑道“老祖宗这话说得至理名言,再说举荐是举荐的贤才,一没名声二没才华的,这不明摆着是任人唯亲么?昔日韩国公家倒是满门做官,以至于被不孝子弟连累家族,生生被高皇帝下旨诛杀满门,幸亏临安公主做了李老大人的儿媳妇,保留了一丝血脉。”
徐灏神色马上缓和下来,说到底所有人埋怨自己都没什么,只要最亲近的家人理解就行了。
王玄清一样深明未来终究要靠着谁,说道“最怕闻后生嘲笑老年人;最怕见宦海交情倾刻变;最爱闻清泉白石坐弹琴;最爱见总角之交贵忆贱。”
老太君兴致盎然的道“灏儿你也说一个,别闷葫芦似的。”
“是!”
徐灏想了想说道“最怕闻门前屋上老鸦声。”
徐青莲笑着指着道“亏你!”
徐灏故意瞅了主桌一眼,笑道“最怕见千寿堂里老娘面。”
众人大笑,萧氏哭笑不得的慎道“别以为你当爹了老娘就治不了你,真是的。”
徐青莲捂嘴笑道“弟弟说的实话,咱家也就怕娘一个人了。”
老太君乐不可支的道“有理,亏了有他娘镇着,不然咱家还不得被他掀翻了?”
徐灏慢悠悠的道“最爱闻老婆来请吃馄饨;最爱见腊梅花开三四片。”
王玄清问道“末句虽好,可是什么意思呢?”
徐灏一本正经的道“到了腊梅花开三四片时,衙门就要放假了,岂不爱见么?”
这话一出口,所有人立时喷饭,嘻嘻哈哈的笑了起来。
徐灏想起了后世的网络之言,笑道“人生四大喜应该都知之甚详了,谁能说出来?”
徐翠柳轻笑道“此乃取自北宋汪洙的神童诗,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对我们女儿家来说,后面的诗句才更令人赏心悦目,而哥哥大概也巴不得如此,做个悠闲散人吧。”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
有名闲富贵,无事散神仙。
道院迎仙客,书道隐相儒;
庭栽栖凤竹,池养化龙鱼。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
秋铁黄花酒,冬吟白雪诗。
|d!μ00(\(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