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及其后面的皇帝,这种大度,换来的是一头白眼狼,一头始终窥伺我中原的白眼狼。”
“现在的倭国与百济交流甚密,他们权贵互相通婚,从未停下过窥伺。”
李二陛下眼中复杂之色消退,只有隐隐的凶光散出。
“所以百济与新罗征战,也有倭国的影子?”
“不错,以前的一些史料中皇叔或许能找到此记载。”
“朕会去看的。”李二陛下冷哼一声,满面肃杀。
若这是真的,那这种窥伺可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
他打定主意要询问一番新罗国主,他们应该最清楚。
“倭国与皇叔当权之时,只有这一次使节派遣,所以有些事我要跟皇叔商议。”
“你这记录的十九次,为何贞观只有一次?”
“你派遣使节高仁表回访,倭国想和大唐平起平坐,拒绝高仁表跪拜宗主国之礼,所以他们惧怕大唐,您当政期间、便再没有派过人来。”
“好!高仁表做的好,看来朕该把它的职务提一提了。”
李二陛下十分满意,高仁表因为王夜的一番话,注定平步青云了。
此时的高仁表为新州刺史,虽然正四品下、属于高级官员。
可与上州刺史(从三品)相比,下州刺史在官场地位、仕途前景差距极大。
这也是为什么高仁表归国后,再无史书记录,甚至有人推测可能被以任务失败而受罚。
这些已无从验证,所以辱骂小日子祖宗的事,他打算继续,反正短时间远航不太可能。
“皇叔不急,等倭国使节归国,我觉着你还是派高仁表去一趟的好。”
“为什么?你还打算教授他们东西?依朕来看,直接砍了算了。”
没好气的看了一眼冲动的李二陛下:“其他国家的使节来学习也照此?你这是耍混呢。”
“这事交给你,给朕出个具体的章程,以后凡有外邦来大唐学习者,都按章程办事。”
“没问题,过几天你就看我怎么对待倭国使节。”
“那就让高仁表在委屈些日子。”李二陛下似是有些遗憾。
“他回来您在给他升职也不晚,正好我这鸿胪寺缺人,到时候把他调给我用用。”
李二陛下瞬间气急而笑,他现在回过味了,这小子仗着先知先觉,搜刮了多少人才他都不知道。
“呸!就知道你小子看上他了。别以为朕不知道,那马周是不是也是你截胡的?”
(坏了,皇叔长脑子了,快来头小僵尸给他吃掉!)
王夜尴尬一笑,拒不承认。
“皇叔,倭国自白江口战役,才大肆派遣使节过来学习,所以这就是个欠揍的国家。”
李二陛下又将那份记录白江口战役的信笺拿了起来,望着那夸张的战损比,不屑的笑了笑。
“所以你造船要统领权,也是为了处理倭国?”
“皇叔英明,不过处理他们只是顺带,主要的海里鱼大,我想抓几条给您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