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琰先前听闻诸多历史故事,心中满是思索。
此刻,他神色凝重,很是郑重地顿了顿小脑袋,稚嫩的嗓音带着几分坚定,“阿玛,我知道了。”
可不过须臾,那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又如潮水般涌了上来。
他眨了眨黑溜溜的大眼睛,小手拽了拽乾隆的衣襟。
他仰起小脸,满是期待地问道:“阿玛,那在历史上就没有不杀功臣的皇帝吗?”
乾隆正端坐在那张雕花太师椅上,手轻轻搭在扶手上,微微闭目的他听闻永琰的发问。
他眼帘轻抬,目光透过朦胧的烛火,陷入短暂的沉思。
少顷,他微微颔首,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意,开口道:“倒是有那么一位,是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
永琰仿若听到了最令他兴奋的事儿,眼睛瞬间亮得仿若璀璨星辰,一下子来了兴致。
他松开乾隆的衣角,双手欢快地拍了拍,雀跃道:“阿玛,那你给我讲讲他的故事呗!”
乾隆见永琰这般模样,眼中满是宠溺。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低沉醇厚,仿若带着永琰穿越时空,回溯到那个烽火连天、英雄辈出的五代十国。
“这赵匡胤,本是后周世宗柴荣麾下的一员猛将。
他出身武将世家,自幼习武,练就一身非凡武艺,为人豪爽仗义,在军中威望极高。
彼时,天下大乱,各方势力割据混战,百姓苦不堪言,渴望一位英主能平定乱世,还苍生安宁。
后周世宗柴荣堪称一代雄主,可惜英年早逝,留下年幼的皇帝,主少国疑,朝堂内外人心惶惶。”
乾隆微微眯起眼睛,沉浸在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言语间尽是感慨。
永琰听得入神,眼睛睁得大大的,身子不自觉地往前倾。
小嘴巴微微张开,仿若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细节,忍不住插嘴问道:“阿玛,然后呢?”
乾隆轻轻拍了拍永琰的肩膀,示意他稍安勿躁,接着说道:“在这乱世的风云变幻中,机遇总是悄然降临。
一次,赵匡胤奉命率军出征,大军行至陈桥驿。
那是一个寒风凛冽的寒夜,将士们围聚在篝火旁,心中满是对未来的迷茫与期许。
他们深知,这摇摇欲坠的天下,急需一位能引领他们走向光明的领袖,而赵匡胤,就是他们心中不二的人选。
于是,在几个亲信将领的精心谋划下,他们趁赵匡胤熟睡之际。
将一件早已准备好的黄袍,披在了他的身上,刹那间,众人高呼万岁,拥立他为皇帝。
这便是震惊后世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乾隆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模拟当年黄袍加身的场景。
他脸上的神情,仿若自己也置身于那场惊心动魄的历史变局之中。
永琰小脸满是惊叹之色,惊叹之余,又追问道:“阿玛,那他当了皇帝以后呢?
那些跟他一起的将领,他怎么对待的?”
乾隆微微眯起眼睛,继续说道:“赵匡胤这人,倒还算仁义。
他登基之后,望着那些跟他出生入死、战功赫赫的兄弟们,心中自是感慨万千。
他深知,若想坐稳皇位,必须处理好与这些功臣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