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确实是检查盐碱地的,不过不是你们杨庄一块地方,但是发救济粮,我们暂时无能为力。”
“不过你们这边县里和地区都不管吗”
老人叹了口气。
“怎么不管,不管早就饿死了,但是不够啊!”
“我们这边到处都是盐碱地,只有一部分能种庄稼,亩产也就是百来斤左右。”
“交了公粮最多也就吃到入冬,剩下全靠救济。”
苏文宸听到这话,震惊的看着对方。
“你们这边还要交公粮”
老人直接的说道。
“为什么不要交大家都得交啊!”
“但是后面上面都会以救济粮的方式给我们返回来,比我们交的还多呢。”
说着指了指苏文宸屁股
“这就是俺们大队领的第一批救济粮。”
“等春耕后还能在领一次,到时候就能够坚持到夏收了。”
苏文宸也大概理解上面的意思,先统一收,到时候在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分配。
不过他看了看一下,这车上最多也就是七八百斤的样子。
“就只有这么点救济粮”
“你们要坚持到春耕这一人能分十斤吗”
老人叹了口气。
“有就不错了,反正冬天也不干什么,家里余粮少的就尽量窝在家里,熬一熬也就过来了。”
苏文宸听到对方这么说,也知道为啥越是这边盐碱地多的地方,反而越是没有组织人员挖渠治碱了。
在上面不调拨粮食的情况,这人员根本就组织不起来,十几斤粮就要撑一两个月,这要是还组织参加体力劳动,估计两天就爬不起来了。
这时候他也理解,为啥从丰县这边出来,只有北面在组织社员们挖排碱渠,手里只有这点米,只能先紧着周围的地方一点点往外扩张。
其实苏文宸也理解。
因为大到上面政策以豫东为先治理地区,丰县这边以先治理北面为主。
其实都是因为手里资源不足。
手里总共就一把米,自然不可能全方面同时治理,那么就只能先拿出其中的一部分治理那些能够快速产出的地方。
剩下的只能等慢慢发展手里的米多了,在一点点全部治理好。
只不过在发展的这段时间,苏文宸觉得怕是有很多人撑不到发展起来。
老牛像是识路一般,带着他们在荒野上走了好一会儿,苏文宸才慢慢看到建筑物的影子。
伴随着车轮碾碎龟裂的盐碱壳,牛车缓缓驶入杨庄大队。
四周全都是由土坯搭建的土墙,屋顶茅草稀疏,就像疮疤般裸露在寒风中。
似乎是听到牛车的动静,一群面黄肌瘦的孩子从里面跑出来。
苏文宸放眼望去。
这群小娃,穿的全是补得满是补丁的衣,甚至表面都有点硬化了,脚下裹着也都是草鞋。
不过脸上,依然很兴奋的朝着牛车这边跑来。
“粮来喽!粮来喽!晚上可以吃饱喽!”
随着跟着后面的吉普车缓缓开进来之后,这群小孩更是兴奋起来。
“快看,小汽车,是小汽车,有小汽车来了!”
随着小孩的喊声,一窝蜂的追着吉普车跑了过去。
而听到动静之后,一个个大人也从房子里走出来,不过相比于那些还只是面黄肌瘦的孩子。
这些面色蜡黄的大人在苏文宸看来,甚至一阵风都能被吹到的感觉,特别是那些女性。
显然小孩或许只是吃了个半饱,不然没有那个力气追着汽车跑。
但是这些成年人,估计连半饱都没有达到,特别是那些妇女,在苏文宸看来只是在尽量续命罢了。
也许是小孩子的喊声,也可能是发粮的吸引,所有人都开始聚集过来。
苏文宸一眼望去,几乎所有人都是一副营养不良的菜色。
他并没有经历过六十年代的饥荒,在记忆里就算是饥荒的时候,坪村大队虽然也吃不饱,但是好像也没有达到这个程度。
好歹他们那边还有树皮可以扒一扒。
可是这一路他看下来,连棵树都没有看到,野菜就更不用说了,这就是想扒树皮都没的扒啊。
“大队长,这位是”
听到这话,苏文宸也直接跳下牛车,朝着对方伸了伸手。
“同志你好,我叫苏文宸,我们是农林部下辖的农场单位,这次过来调研盐碱地治理情况的。”
听到苏文宸这么说,对方顿时有些受宠若惊,把手放身上擦了好几次才伸手道。
“苏同志,你好,你好,我是杨庄大队的民兵队长杨卫东。”
还没等苏文宸说话,周围就响起催促声。
“大队长,快点发粮吧!”
“我等这顿都等两天了,在不发我怕是坚持不到晚上了。”
“是啊,大队长快点发粮吧!”
虽然这些人也对苏文宸很好奇,但是跟粮食一比,他显然没有粮食更有吸引力。
苏文宸见状,也直接跟对方说道。
“同志,你们大队还是先给周围的社员们发粮吧!”
“我看大家都挺着急的,后面等发完粮食再说。”
听到苏文宸这话,前面架牛车拉苏文宸过来的老人也点点头。
“都排好队,一个个跟饿死鬼投胎一样,都省着点吃,下次就要到春耕了。”
“大队长,你放心吧,我们记得比你还清楚,今晚吃一顿,明后两天都不用吃。”
“再加上这两天,不就省了五天的粮吗”
苏文宸听到这话,一声叹息,吃一顿顶五天,就算是冬天什么都不干,这也最多就是续命而已。
随着杨庄大队大队部开始一点点分粮。
苏文宸走到吉普车边上之后,对刚刚下来的三人说道。
“这边比东风公社那边要困难太多了啊。”
“一人一个多月,吃十斤粮,平均一天三两左右,最多也就是维持住活命而已。”
说实话,苏文宸来之前,也没有想过黄泛区严重的地方,居然这么苦,本来以为最多就是东风公社那样,饥一天饱一天的。
没想到是饥一个月饱一天,苏文宸此时也有点体会在后世为啥21年才算是彻底消除极端贫困了。
有些东西不去亲身经历,完全无法想象到,毕竟他们国家太大了。
而听到苏文宸这话,曹济文也赞同地点点头。
不过他还是说道。
“主任,这边盐碱地看起来可要比东风公社那边还要严重,最关键是排水也不畅。”
“你如果打算选在这边,只能从大沙河那边引渠,到这边最少也要六七公里啊。”
听到曹济文这话,侯国忠看了苏文宸一眼。
“主任,咱们要在这地方建分场”
苏文宸看了侯国忠一眼。
“怎么老侯,你这是怕苦了”
侯国忠摇了摇头。
“我到是不怕苦什么的,但是这地一路走来,鸟都没见一直,这牧草能种活吗”
经过这几天一直做一辆车,侯国忠也跟曹济文熟悉了不少。
直接说道。
“老曹你确定,这边能种的活那种牧草吗”
曹济文摇了摇头。
“这得种了才知道,不过盐碱地这东西,只要你投入人力物力,挖渠排碱,运土抬田,基本都能治理的差不多。”
“这边之所以治理的很慢,其实就是没有投入的原因。”
“就靠他们自己大队这点人,而且一到冬天就停摆,春夏最多也就只能耕种那点以前盐碱度地的土地,这种情况下,他们的治理速度自然也快不起来。”
苏文宸也点点头。
“是啊,其实治理盐碱地的技术,咱们国家都已经摸索了十几年了,基本没有什么技术的差距。”
“其实主要就是物资的投入。”
随后苏文宸朝着远处那些在分粮的人群努了努嘴。
“你觉得,现在这些迎风晃三晃的人群,现在能自己挖渠运土”
听到苏文宸这话,侯国忠看了看人群,直接摇了摇头。
“不可能,别说挖渠了,估计运土最多两趟手脚就得打摆子了。”
苏文宸深吸一口气。
“是啊,没有外来资源,他们只能熬着,熬到他们县里什么时候把周围地区治理完成了,才能把精力放在这边。”
“至于多久,就不清楚了,有可能一年两年,也有可能五年十年,这些人又有多少能撑到那个时候呢!”
听到苏文宸这么说,侯国忠疑惑道。
“主任,那后面淮阴地区不去了”
苏文宸打开车子的后备车厢,直接说道。
“不去了,估计跟这边也半斤八两,说不定还能强点,那边离着苏省省城要近一些,应该多少能获得一些省里的资源倾斜。”
“这边咱们去丰县也了解过,这边盐碱地太多了,他们县里只能先紧着周围北面那边治理。”
“另外以咱们场目前的能力,也跨不了这么大范围。”
“目前光是丰县给的大体数据,这大沙河南岸就有十万亩待治理的盐碱地,足够咱们场现在的发展了。”
“等明天,这边三个公社都跑一圈,看看到底多大面积,都治理到得了什么程度。”
“而且地图上东面不远就是沛县了,那边微山湖的西侧还有几十万亩的湖滩可以开发。”
“往西就是皖北的砀山县,那边也是大片的盐碱地。”
“现在我们缺的不是土地了,而是尽快利用我们知识和渠道,把这些土地利用起来,产出有用的资源。”
说完,朝着赵卫国喊道。
“老赵,东西都拿下来吧!晚上在这边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