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72章 你出门没带脑子?(1 / 2)

见蔡君澜居然要选择玉石俱焚,眼看那火折子就要落进那些杂物,俞鸿波顿时觉得一股寒意瞬间传遍全身。

“咻!”火折子被一阵劲风扫的变了方向,落到空阔的石板路面上,瞬间熄灭。

“哼,有本王在,即便你要同归于尽,都是痴心妄想!”白衣飘飘,李胤飞纵而来。

“恶贼,居然想拉着满城百姓同死?老子宰了你!”俞鸿波长矛前刺,直接洞穿蔡君澜喉咙。

“王爷……”。俞鸿波扔掉手里长枪,就要纳头下拜。此时姜飞鸿,百里焚城也已快步追了进来。

“行了,俞将军与本王也是旧识故人,哪里用的这些虚礼?”李胤赶紧伸手托住:“眼下城中骚乱,诸位将军还是尽快安抚城中百姓,修补城墙才是。”

“是!”姜飞鸿等人赶紧抱拳领命。

“报!启禀宁王殿下,诸位将军,贺将军派小人来回报,已救出沈中书和仲文公,中书令和仲文公,稍后就来拜见王爷!诸位将军正分头平定各处骚乱。”

“好!去派人到城外,让江面上水师停在江中,请船上霍将军与文洁夫人等进城,本王就在这刺史府等着。”李胤说着,从腰上解下一枚玉佩,交到那传令兵手里。那是他随身之物,沈阿翘,文洁,慕容天瑶等女自是识得的。

“姜将军,派人去审问所俘蔡君澜心腹,仔细搜索全城各个角落,务必把蔡君澜埋下的火药全部找出来,免得留下隐患。”

“是!”

“俞将军,你……受累,即刻领兵去江北,接掌樊口,务必稳住江北军营!”

“是!”

“襄阳才安定,俞将军还是留下辅佐王爷,就由末将去樊口吧。”百里焚城主动请缨道。

“也好!那就有劳百里将军了,回头得了空,本王等着与将军痛饮三杯。”

“哈哈哈,好!末将求之不得。”百里焚城生性豪放,与邓大中徐世虎倒是极像。

“哦,对了,本王有意,日后让百里将军,俞将军,姜将军,调任别处,不知……。”

三人相互对视一眼,皆满眼喜色,王爷这是在主动招揽啊!投在宁王麾下,那日后也就是威震天下的镇北……宁王军一员了!

“末将谨遵主公将令!听凭主公差遣。”三人再不犹豫,直接单膝下跪,抱拳表示效忠。

“哎!请起请起,宁王军中有军令,着甲之将不行拜礼,只需以军礼相见即可。”李胤赶紧拉起三人。

“王爷!沈中书已下令,襄阳城即刻起,换宁王旗!正式脱离大唐。”江初尘,贺殿章几人齐齐踏入刺史府。

“胡闹!眼下襄阳初定,荆州其余各郡尚且形势不明,哪能如此鲁莽?这个沈弼,简直乱弹琴!”李胤心里一紧:“去,把沈弼,沈仲文,及荆州上下官员,择可信诸人,全都唤来刺史府,百里焚城,事不宜迟,你即刻带兵去樊口!姜飞鸿,带兵去南阳!俞鸿波去夏口!江初尘你去章陵。剩下南乡和南郡两地……”。

“王爷,贺殿章,江无涯,赵苍穹,墨寒旌,姜凌霄等人,皆可用。”俞鸿波抱拳向李胤保举。

“好!既然俞将军保举,那本王自然信得过!就让姜凌霄去南乡,墨寒旌去南郡,俞将军留下,换江无涯去夏口!姜飞鸿,南阳重镇,乃是北通中州豫州之门户,就交给你了。”

“王爷放心!末将必保南阳不失。”姜飞鸿心里明白王爷的意思,眼下,王爷最是信得过他和俞飞鸿,俞飞鸿留下驻守襄阳,让他姜飞鸿去南阳重镇驻守,说明王爷是打心里认可了他两人。

“好,贺殿章分管调度四门防御,俞将军坐镇襄阳。让赵苍穹整顿水师,即日起,荆州水师全部交给霍惊澜统管!事不宜迟,分头行动吧!荆州之安稳,就全拜托诸公了。”李胤眼下可顾不得避嫌不避嫌了。既然恰逢其会,他就要想尽一切办法,把荆州牢牢抓在手里。

“是!”诸将当下抱拳应令,传令开了四下城门,分头带兵去了。

“王爷……如此安排,怕是赵苍穹会心生不悦。”贺殿章小声提醒。

“哼!沈伯谦蔡君澜作乱,他居然不顾沈弼等人死活,自己先隐匿保命,就这般不顾同袍死活,本王怎能放心用他?”李胤冷哼一声。

“是!末将明白了!”贺殿章知道,赵苍穹的荆州将军怕是做不成了。

“宁王,我已令人去撤换城中各处旗号……”。诸将刚散去,沈弼已和沈仲文联袂而来,身后跟着一员身披盔甲的武将,相貌堂堂,显然应该是赵苍穹无疑。

沈弼正说的兴起,却见宁王并未答应,而是脸色猛然一沉。心里顿时一怔。

“你出门没带脑子?还是让沈伯谦把你关傻了?襄阳城里隐患还没尽数清除,荆州各郡形势尚不明朗,你就着急城头换旗?你是要让荆州以为是本王攻陷了襄阳,还是想迫使荆州治下就此散乱?”李胤瞪着沈弼喝问:“若荆州诸郡中,沈伯谦蔡君澜等人心腹同党,借题发挥,说是宁王府攻陷襄阳,沈伯谦是战死在守城之战中,你可想过……荆州诸郡会因此背离襄阳,转而化友为敌,荆州将陷入内乱,分崩离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