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面面相觑,他们甚至连诊断都没看,就见到王老把药开出来了。
这现在要分析,那就有点考验人了。
必须要通过之前王老的诊断结果,加上他现在的成果来判断为什么他要这么开药。
这个时候甚至有人小声说道:
“患儿尿崩症主症是多尿,应当以固涩缩尿为治则,栝蒌瞿麦丸中的瞿麦、茯苓皆为利尿之品,这药吃下去,怕不是会加重尿量吧?”
“我认为应当选用桑螵蛸散这类收涩剂,配合金樱子、芡实等药材。”
然后他这个观点立马得到了其他人的反驳:
“你还怀疑起王老了?”
刚才提出问题的学生刚说道:
“本来就是嘛,金匮要略上说了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苦渴,栝蒌瞿麦丸主之,这个是利尿的啊?”
王老也不生气,乐呵呵的看着学生讨论。
这时候他看到方言没有参与讨论,对着方言问道:
“方言你怎么想的?”
“是不是也觉得我看错了?”
这时候其他人也将目光投向方言。
方言摇摇头,说道:
“患者虽然尿量很多,但实际上是因为肾阳虚衰,肾脏无法像正常那样蒸腾体内的津液,使其向上滋润口舌,所以患者会感到口苦、口渴。”
“同时,肾阳不足也导致肾脏不能很好地控制膀胱的开合,使得小便清澈且量多。”
“如果只是单纯地采用止尿的方法来治疗,就好像是关闭了门而把盗贼留在了屋里,会使病情更加复杂,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栝蒌根能够滋生津液,缓解上焦的口渴症状;瞿麦可以通利阳气,促进下焦的水液代谢;附子则能够温补肾阳,从根本上治疗因为肾阳虚衰而引发的一系列病症。”
听到方言说完,这时候一旁的李正吉也说道:
“班长说的对,如果只是单纯地使用固涩的治疗方法,也就是通过收敛固涩的药物来减少尿液等排出,就好像是在漏水的地方简单地进行堵塞,却不去修理堤坝的损坏之处只是治标而不治本。”
“患病的孩子种种表现,应该是表明孩子肾阳不足,肾脏失去了正常的气化功能不能正常地对体内的水液等物质进行转化。”
“瞿麦和茯苓在这个药方中,并不是主要为了起到利尿的作用,它们是作为附子的辅助药物,来帮助附子发挥温阳化气的功效。通过这种作用,让体内的水液在肾阳的蒸腾作用下,向上输送并成为滋润身体的津液;向下输送到膀胱,使膀胱能够正常地控制尿液的储存和排泄正常地开合。”
“表面上看像是在利尿,实际上是在通利阳气,恢复肾脏的正常气化功能。”
一旁的王志君也点点头:
“嗯,核心应该是温阳化气,生津止渴。”
其他明白过来的人,没想到班上的闷葫芦都抢先开口了。
听到班上班干部三人的一顿分析后,其余众人才恍然大悟。
然后带着一脸好奇的将目光投向王伯岳王老,向他求证是否正确。
王伯岳王老对着众人点点头说道:
“三位同学分析的都对。”
说罢他笑呵呵的问道:
“你们知道成都茶馆里的长嘴铜壶不?”
害怕大家不知道长嘴铜壶,他还在纸上画了个模型出来。
大家好多人看都没看到,当然也不了解了,只有老范和方言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接着王伯岳王老解释道:
“是因为壶嘴越长,倒茶越要讲究个气劲!这病就好比茶壶盖子漏了气,五苓散是往壶里添水,可盖子漏了,添再多水也存不住热气!”
“附子就是那烧灶的火,把肾阳这把火烧旺了,茯苓引水归经,薯蓣护住脾胃这个灶台,你们觉得尿崩症是水管子漏了,要堵!要我说,是锅炉房熄火了!西医那个尿崩停就像往漏壶里塞棉花,能撑七天最后还是不顶事。”
众人听到这里,一个个都恍然大悟。
接着王伯岳,对着众人说道:
“刚才说要固涩缩尿的同学,今晚回去把《素问·灵兰秘典论》抄十遍!自己去悟‘膀胱者,州都之官’的真意!”
刚才说话的那个同学,顿时脸色一红,然后赶忙点头说道:
“好的老师!”
王伯岳对着班上说道:
“学习委员记得检查。”
萧承志和成宝贵也赶忙应道:
“好的!”
之前他们遇到的医生都没随机提问的,这次提问有些超过他们的预料。
所以刚才等到闷葫芦王志君都说完了,他们两个人才反应过来。
当然了,他们也明白这是有好处的。
而且王伯岳提出问题来,更多是看在方言的面子上。
不然他就算是什么都不说,后面把医案拿出来分享就完事儿了,也一点毛病都没有。
接下来很快就来了第二个患者。
同样是只有一个一岁多的孩子。
不过陪着孩子来的,可是全家出动。
光是这个架势,大家就知道情况有些严重。
等到孩子母亲抱着孩子坐下后,孩子的父亲就对王老说起了孩子的病情。
“我们家孩子两天前确认感染了麻疹,但是疹子长出来没多久,就全部都隐退消失了。”
“昨天我们送到单位医院去治疗,医生使用了能够宣散透发麻疹的中药来进行治疗,然而疹子还是没有再发出来,他们就让我们转院。”
“说是这种情况有些严重,必须要尽早做处理,他们没办法,所以我们只能走到这里来了。”
孩子母亲也对着王老说道:
“现在孩子已经昏过去了,而且我感觉他身上的温度没有之前高了。”
“来之前的时候,大便拉不出来。”
“大夫你一块给看看吧!”
王老将胸口挂着的老花眼镜戴好,表情严肃的走了上去。
这时候方言和其他学生也在观察孩子的情况。
一旁的宋建中压低声对着方言说道:
“方哥,你看指甲!”
“嗯。”方言点点头,他看到患儿的手指甲这会儿呈现青黑色。
不光是如此。
他之前疹子隐退消失的地方留下了紫黑色、颜色暗沉的疹痕印记。
并且患儿的神志不清醒,处于迷糊、昏沉的状态,呼吸急促,鼻翼一张一合地扇动得很厉害,这么严重的状态下,他没有流鼻涕也没有流眼泪。
已经进入了一个很深的昏迷状态中。
并且只要注意看的话,就可以发现患儿的面色呈现出青灰色,皮肤干燥、发涩,没有出汗的迹象。
像这种情形,实际上已经处于人体的阳气十分虚弱的状况了,这是患儿体内阳气虚弱到无法有力地推动病邪从体内向外发散出去,才会出现的状态。
这时候王老重新回到了座位上,开始拿着医案笔记写了起来:
‘患儿感染麻疹,疹出不久,全部隐没,经用中药宣透麻疹之剂,疹仍不出诊查:患儿体温不升,疹子陷没处留紫暗疹迹,神志昏蒙,呼吸气促,鼻翼扇动,面色青灰,鼻气欠温,皮肤干涩无汗,四肢厥冷,指甲青暗,大便不畅,舌质淡红无苔,指纹沉伏而青紫隐隐难辨。’
‘辨证为阳气虚弱,麻毒之邪,内陷心肺。’
‘此病情险逆,治当扶阳托邪,温宣肺气。’
随后老爷子想了想,拿起一张处方单子,快速的在上面写出了方子。
不过他写的方子和方言写的不一样,那是比较常用的草书,这种写起来可以提高开处方的效率,不过之前老爷子一直用的都是楷书,写方子的时候用草书,能够明显感觉到他这时候也开始争分夺秒了。
写好之后,他也不管其他人看不看清楚,直接就将处方撕了下来。
“方言,你拿去药房里找人捡药,然后让他们马上熬出来。”
“另外再拿一瓶玉枢丹回来。”
“好!”方言接过方子,直接就往外走。
当了那么久主治医生,今天也轮到他当助理了。
路上的时候方言拿起那张处方瞄了一眼,终于把里面所有的药给认全了。
麻黄1.8克,桂枝1.8克,杏仁3克,附片3克,细辛0.9克,葛根2.4克,升麻1.5克,郁金3克,石菖蒲1.5克,川朴1.8克,紫菀3克,远志2.4克,巴戟3克,益智仁1.8克,补骨脂4.5克。
外加刚才的玉枢丹,方言立马就看明白了,到底是怎么个治疗方案。
患儿感染麻疹,疹出不久即隐没,虽用宣透之剂仍不出,且出现体温不升、神志昏蒙、呼吸气促等一系列症状,辨证为阳气虚弱,麻毒之邪内陷心肺。这是由于患儿阳气虚弱,无力推动病邪外散,导致麻毒内陷,侵犯心肺等重要脏器,病情较为凶险。
附片3克为君药,虽然他没写参附片还是泡附片,不过方言觉得应该是使用泡附片毕竟是小孩子嘛。
附片其性大热,能回阳救逆、补火助阳,可迅速温补患儿虚弱的阳气,以振奋阳气抗邪外出,用王老自己刚才解释,就像“烧灶的火”,把肾阳这把火烧旺,使身体阳气充足,增强抵抗力。
巴戟3克、益智仁1.8克、补骨脂4.5克协同附片,加强温补肾阳的作用,从根本上改善患儿阳气虚弱的状况。
麻黄 1.8克、桂枝 1.8克为臣药,二者相须为用,能开腠理、透毛窍,宣发肺气,使在表之邪从汗而解。
杏仁3克降利肺气,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调理肺气,恢复肺气的宣畅功能。
葛根2.4克、升麻1.5克可解肌透疹,帮助麻疹透发外出,防止麻毒继续内陷。
郁金3克、石菖蒲1.5克、远志2.4克具有化痰开窍的作用,可改善患儿神志昏蒙的症状,使心窍开通,神志清醒。
因为麻毒内陷心肺,易导致痰浊蒙蔽心窍,这几味药能有效清除痰浊,恢复心主神明的功能。
细辛0.9克温肺化饮,助麻黄、桂枝温通阳气,同时可缓解患儿呼吸气促等症状。
紫菀3克能润肺下气、化痰止咳,与其他药物配合,共同改善肺部的症状,恢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
川朴1.8克行气燥湿,可促进中焦气机的通畅,防止因阳气虚弱、痰湿内生而导致的气滞不畅,有助于其他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同时也能改善患儿大便不畅的症状。
至于玉枢丹,它具有解毒辟秽、化痰开窍、消肿止痛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