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宋军政委
冗长的长牛角号在平原上呜咽吹响,仿若人间苍生的丧曲,天地为之低昂悲鸣。
辽军从阵列内策马而出,刚开始时速度并不快,如同闲庭信步般悠闲。
随着战鼓和号角的节奏越来越快,辽军骑兵仿佛被节奏所控制,渐渐提高了速度。
奔行两里的距离后,辽军彻底放开了速度,用力地抽打战马,马儿吃痛,疯了似的朝宋军阵地狂奔起来。
绕是如此,数万人同时冲锋的画面里,辽军在保持疾驰速度的同时,阵型竟然没有一丝一毫的杂乱。
两万人如同一个整体,如果从上空俯视,辽军冲锋的阵型像一个巨大的黑色箭头,狠狠地插向宋军阵地。
不得不承认,曾经天下无敌的辽军,果然名不虚传,在冷兵器时代,他们绝对有着无坚不摧的能力,他们有实力主宰战场的胜负。
然而,现在的辽军终究生不逢时。
他们与赵孝骞出生在同一个时代,或许便已注定了他们黯然退场的宿命。
两万辽军同时冲锋,密密麻麻铺天盖地,像一片遮天蔽日的巨浪,狠狠拍向岸边,那种仿佛面对天威神罚般的无力感,没经历过的人不会明白。
然而宋军阵中,将士们却岿然不动,只是默默垂头最后一次检查手中的燧发枪,确定每个机件,每一枚弹药没问题,然后装膛,端枪。
每个人都无所畏惧,面对铺天盖地冲来的辽军,龙卫营将士浑若无视,一丝不苟地严格执行着操练典册上的每一个步骤。
平日操练时,将领们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教导将士,不管多少敌人对自己发起冲锋,绝对不要慌乱,因为那是敌人一生中最后的疯狂。
相信你们手中的武器,相信袍泽聚合起来的力量,相信将军的每一道军令,更要相信自己坚如磐石般的战斗意志。
这些加起来,足够击溃任何敌人。
种建中所部这支兵马,全都是龙卫营的老兵,前面两次大败辽军,就是这支兵马的光辉战绩,所以此刻面对辽军状若疯狂的冲锋,龙卫营将士依旧不慌不忙。
他们每个人都击杀过辽军,他们很清楚辽军疯狂冲锋的背后,隐藏着怎样虚弱的实力。
敌人们,时代不同了!
“全体听令!装弹,端枪,第一排准备——!”第一道阵线上,宋军将领悍然下令。
冲锋的辽军已快接近燧发枪的射程了,龙卫营将士这才不慌不忙地端起了枪,对面是惊雷般的马蹄声,而宋军的阵地里却是一片寂静且从容。
眼看最前方的辽军已然进入了射程,宋军将领目光冰冷地注视着。
片刻后,进入射程的辽军越来越多,宋军将领才猛地一挥手:“放!”
轰然巨响,硝烟袅袅。
无数辽军将士和战马被击中,重重地栽倒,眨眼间被后面的袍泽马蹄践踏成泥。
没死的辽军继续冲锋,速度丝毫不减,前排的辽军抽出弓箭,远远地朝宋军阵地内拉弓射箭。
可惜此时距离宋军甚远,弓箭的射程最多只有一百二十步,箭矢距离宋军阵地还有两三百步便颓然落下,虚弱地斜插在泥土里。
冲锋的辽军将士心若死灰,他们终于尝到无能为力只能被单方面屠杀的无力感。
尽管仍在飞速冲锋,可队伍里的士气却陡然降了下来,每个人的心中一片冰凉,绝望的恐惧笼罩在每个人的头顶。
还未与宋军短兵相接,仍在气势磅礴的冲锋之时,辽军的队伍里已然出现了逃兵。
逃兵首先出现在冲锋阵列的侧翼,彻底胆寒的辽军将士悄悄地拨转马头,疾驰向另一个方向,此刻他们什么都不顾,只求能平安脱离战场。
督战的辽将大怒,搭弓射箭当即阵前斩杀了许多逃兵,可是仍然无法阻止更多的将士逃向另一个方向。
宋军阵内,四段式列阵射击仍在继续收割辽军的人命,将士们的动作依旧有条不紊,冷静且从容,一丝不苟地执行着将领的每一道命令。
哪怕冲锋的辽军在付出巨大的伤亡后,距离宋军已越来越近,哪怕他们已能清晰地看到第一个辽军冒着疯狂森然杀意的眼神,龙卫营将士们依然无惧,端枪,击发,后撤,第二排跟上,继续端枪,击发……
后军阵中,种建中披戴铠甲,目光冰冷地注视着前方战场,面无表情地看着一片片辽军在枪口前倒下。
“报——!种将军,辽军两万兵马从左右翼包抄而来。”
种建中不假思索地道:“中军分兵六千,左右各三千,列阵击敌。”
“是!”
种建中目光稍抬,望向数里外的辽军后阵。
后阵里,依稀可见一面硕大的帅旗迎风飘动,帅旗下静静地伫立着一道孤独又不甘的身影。
种建中凝视许久,喃喃地道:“耶律淳,我大宋能隐忍百年,接下来的岁月,你辽国是否也能隐忍屈辱”
…………
拒马河南岸大营。
赵孝骞纵是不关心前线战事,但一拨拨飞马赶来的斥候还是将前线战况事无巨细地禀报。
原本赵孝骞的态度通常是回复一句“知道了”,便将斥候打发走。
可是今日不行了。
官署正堂内,许将一脸谴责地瞪着他,尤其见不得赵孝骞这般漠不关心的懒散样子。
但凡赵孝骞对斥候的态度稍有敷衍,许将便痛心疾首,然后开始苦口婆心的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