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勾栏故事
每个男人都有一个武侠梦,同样的,每个男人其实也有一个被美女们疯狂追求却爱而不得的梦。
当梁骓说大理寺外许多人想进来探视他时,赵孝骞的脑海里已自动编造了一个凄婉动人缠绵悱恻的才子佳人故事。
大宋绍圣年间,名满天下的大才子赵半阙,被奸人构陷入狱,时年汴京震动。
无数才貌绝代的魁和千金小姐为之肝肠寸断,纷纷聚集于大理寺外,只求能见赵半阙一面,一表衷肠并发誓此生非赵半阙不嫁,哪怕赵半阙死了,她们也会殉情随他而去。
至不济也会一生守寡,余生活在与赵半阙点点滴滴的回忆里……
这故事太感人,太虐心,赵孝骞想想都有一种流泪的冲动。
然而梁骓很不合时宜地打破了他的美梦。
“呃,大理寺外面聚集的大多是殿下的故交,都是男的,至于魁娘子,千金闺秀……这个,真没有。”
赵孝骞表情顿时僵住了,眼里的失望怎么都掩饰不住。
“按照剧情发展,此时的大理寺外,应是魁多如狗啊……她们怎么不按套路出牌”赵孝骞痛心极了。
见赵孝骞的精神状态明显有点不稳定了,梁骓小心地道:“兴许魁娘子们不喜掺和朝堂事,毕竟殿下因涉事而入狱,朝廷还在查呢,娘子们大抵是不敢冒风险的,怕牵扯进来……”
赵孝骞叹了口气:“言之有理,这应该是唯一的解释了。”
梁骓道:“大理寺外的故交们……”
赵孝骞撇嘴:“都是男人,有啥可看的,叫他们回去吧,探视我有什么意义,实在闲得慌,没事帮我去开封府敲敲鸣冤鼓,朝会上帮我吼几声‘世道不公’,这些岂不比探视我更有意义。”
梁骓笑道:“世人心中自有公道,老实说,殿下入狱,就连下官也觉得颇为不公,殿下是我大宋的英雄,却无端卷进了风波里,下官虽不知殿下为何斩四十二名官员,但下官觉得,殿下这么做自然有您的道理。”
赵孝骞哈哈一笑,道:“梁寺丞倒是明事理,我在监牢这段日子,就靠梁寺丞多多关照了。”
“殿下放心,下官定会好好侍候,一应吃穿用物,定不让殿下受委屈。”
二人寒暄几句,突然沉默下来,互相对视。
许久之后,赵孝骞幽幽地道:“你打算在我牢门前待到什么时候我的第一楼的灌汤包呢你特么饿到我了。”
梁骓悚然一惊,起身就往外跑:“下官该死,这就去办!”
…………
赵孝骞入狱的当天晚上,州桥第一楼香喷喷热腾腾的灌汤包八百里加急送进了大理寺监牢。
与此同时,州桥到东西城角楼的汴京大大小小的勾栏瓦舍里,数十名说书先生拍下了醒木,开始说新故事。
不得不说,说书先生们这一次紧抓时事热点,赵孝骞白天刚入狱,晚上便成了说书先生们嘴里的故事主角。
“……话说绍圣二年,河间郡王奉旨戍边,于真定府和拒马河两败辽军,诸位可听清了,‘两败辽军’!大宋立国百年,我王师何曾如此扬眉吐气过诸位可当浮一大白乎”
“要说这位河间郡王是谁此人何来如此大的能耐且听某细细道来,河间郡王姓赵,名讳上孝下骞,是当今官家的宗亲兄弟,也是楚王殿下的独子。”
“这位郡王殿下出生便不凡,传闻降生之时,满室灵芝飘香,天象隐见虎豹之形,久旱之地,遂降甘霖,当是时也,谓为京师奇观……”
说书先生讲得口沫横溅,越说越入戏。
不愧是吃这碗饭的行家,所谓出生异象,灵芝飘香什么的鬼话,从他们嘴里说出来,居然如同亲眼所见,诚挚得让人不忍生疑。
神奇的是,如此玄幻的扯淡,在座的听客居然都信了,没办法,古代人就吃这一套,他们印象里的不凡之人,出生时是一定要有异象的,这是大人物的标配,没有异象说明不够档次,更没有看点。
说书先生们胡说八道多年,自然是懂观众的爽点的,于是不负众望,果断给赵孝骞加持了异象。
异象说完,进入正题,说书先生们按照张小乙给的故事情节,开始添油加醋,极尽夸张地说起河间郡王两败辽军的经过。
这又是汴京看客们非常关注的爽点,毕竟两败辽军的盖世功劳,天下人只知结果,不知过程,真正知道结果的,只有朝堂上那些大佬们。
现在说书先生们把宋辽之战细细说来,顿时引起看客们的满堂喝彩,说到关键处,说书先生突然住了嘴,慢条斯理地给自己斟了一杯水润嗓子,一脸神秘却不往下说了。
看客们急不可待,见这副欠揍的样子,纷纷怒骂叱喝,然后不情不愿地将散碎的铜钱碎银扔上台。
说书先生顿时眉开眼笑,弯腰拾起看客们的赏钱,躬身道谢后,继续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