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会回想起,发生在那个普通夏日里的事情。
彼时的我,还是一个察觉不到“未来”将至的蠢笨高中生。
对课本的兴趣仅限于一篇篇语文书上的文章故事、与家人的关系也被任性妄为弄得一团糟。
许是为了缓解这种迷茫与烦闷,我以夸张的方式生活着。
大家聊天的时候,我总是嗓音最大的那一个;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之后,笑容也必定最夸张。
说得难听一点的话,那时的我感觉像是在对周围人展现自己精湛的演技。
没错,笑容也好大声喊叫也好,都不过是将自己扮演成热情活泼模样的手段。
一个人待着的时候,我基本上不会说半句话。
......嘛,一个人自言自语的人也不多就是了。不过我想表达的不是那个意思。
就是说,在和家人,或者真正的朋友相处时,我大抵会和班上最沉默寡言的那个女生一样安静。
说不定还会像别扭的她那样,胆小地将这些亲近自己的人和事推开。
所谓“性格决定未来”,那我现在这幅落魄的模样也就不是毫无道理了。
说起那个夏天的事情之前,我应该先说明一下现在的情况。
就算经过记忆美化也普通到随处可见的经历,只有和我糟糕的现况进行对比,才可以凸显出它的价值。
虽说如此,现在的我,只用一句话就能说清楚。
“二十七岁,以作家为目标每日向各种比赛以及出版社投稿,却一直遭到退稿的无业游民。”
也就是那种,创造不出任何价值,即使努力也只会稳定产出垃圾的失败写作者。
许是收到太多拒稿信了吧,写作对现在的我来说,完全是一种煎熬。
坐在书桌前,摊开白纸。握住笔杆的手每每落下,写了那么一两行文字,又很快用斜线把它划掉。
也不是说写得有多差,我只是……怎样都没办法让自己满意。
当然,像挤牙膏一样写字的我,也是有过顺利期的。
进入这一行的契机,是我大学毕业之后的求职期间。
理想的工作找不到,又不想屈身去做一些不需要什么知识就可以做得来的事。我索性将自己关起来,花了一星期时间写完一篇十万字的长篇小说。
那篇文章被我拿去投了出版社的征文比赛,甚至以实体书的形式出现在喜欢那个故事的读者面前。
可这,也就是我作为“作家”生存的巅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