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卫效率很高,不多时就把结果递了上来。轩辕漓曜看过之后,才明白这人为什么来找茬,原来,他竟是顾铭志的独子顾元礼。顾铭志意图谋杀长史夫人,已被处死。他儿子这是来报仇的?
轩辕漓曜对此事已经了然于胸,决定做点什么,以免顾元礼狗急跳墙,伤了摄政王府的人。
街头,一众百姓聚集在一起,听一说书人说故事.
“话说起摄政王和猫儿小姐,那在下就佩服了。前一段时间长史夫人不是得了怪病吗,其实是长史大人的故友干的。这故友以为长史大人发达了,就不管他了。其实是长史大人得了失忆症,忘了这个故友,所以才造成了误会嘛。然后这故友意图谋害长史夫人,事情败露了,被处死了。”
“说书先生,这些我们都知道。”一百姓听的有点不耐烦。
“好,那我给大家说点不知道的。你们还记得前两天摄政王府的车夫撞了人吗?”
“记得,记得,我还在看见了呢。。”
“其实车夫根本就没有撞到那个人。那个人是故意找茬的,大家回想一下,被撞伤的人不应该很痛苦吗,他倒是显得很悠闲呢,偶尔也就哀嚎两声,跟摄政王妃回去的时候,上马车那回腿脚还好着呢。”
“咦,好像还真是。”
“对啊,对啊。我还想呢,他裤腿上怎么一点车轱辘的印都没有呢。我当时只看见他裤子有点脏,没注意别的。”
“也对啊,猫儿这么善良,哪会是不讲理的人。看来摄政王府是被冤枉了。那摄政王府岂不是吃了个哑巴亏。”
“不过,有因必有果,这个人为什么找茬啊?”
“问的好,我来告诉大家,这个人为什么找茬。他就是长史大人故友的儿子。至于为什么找摄政王府寻仇,是因为当时破案的就是当朝摄政王!想想,若是摄政王没有查出此事,故友之子也不会没了爹。这小子就心生怨恨,还故意住到摄政王府。到现在,摄政王府还是鸡飞狗跳的。”
说书人声情并茂的说着,在场听故事的每个人无不义愤填膺。太过分了,摄政王有什么错?错在顾铭志,他谋害长史夫人本来就是死罪,就因为摄政王揭穿了他,他的儿子就要祸害摄政王府吗?
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自然已经明白猫儿当时说没有撞倒他,不是她蛮不讲理,摄政王府也是无辜的。他们之前对摄政王以及摄政王府的不满也通通化解了。摄政王是大好人,若不是他揭穿了顾铭志的罪行,长史夫人早就活活饿死了,将来没准长史大人的儿子也会死于非命。
“我们要揭穿顾铭志之子的行为,不能让摄政王府的人饱受其害!”
“对,揭穿他。把他赶出摄政王府!”
“不能让好人心寒。要不然,将来谁还愿意做好事。”
于是,义愤填膺的众位百姓浩浩荡荡的走向了摄政王府,准备把坑害摄政王府的祸害赶出府。
“我打死你这个不听话的下人。我要吃莲子粥,现在就要。你去给我盛粥去。”
“粥还有一会儿就熬好了,请稍等一下。小的一会儿就去盛。”奴才被打的皮开肉绽的。
“一会儿?老子现在就要喝粥。奶奶的,你是想活活饿死我?”
百姓们到了摄政王府看到的就是这幅情况,顾铭志之子不知从哪拿的鞭子,正在抽打着摄政王府的下人。至于为什么百姓还没进摄政王府里面,就看到这幅画面呢?是因为摄政王府的门已经破破烂烂的,很容易从外边看到里面的情况。
“太可恨了,竟然把摄政王府折腾成这样。”
百姓看不下去了,让摄政王府门口的护院通报了一声,就进去了。
“住手,不要在此放肆。”百姓大声呵斥顾元礼。
顾元礼挥舞着鞭子,指着发话的百姓:“你是哪里来的狗东西,对我吆五喝六的?我是你爹啊,还是你妈啊?你给我操心什么?”
“你才是狗东西。摄政王府的人快被你坑死了。还不快快离开?”
“就是,就是。什么人啊。满嘴喷粪的东西。”
“赶紧滚吧,别丢人现眼了。”